基础说明
防火墙会从上至下的顺序来读取配置的策略规则,在找到匹配项后就立即结束匹配工作并去执行匹配项中定义的行为(即放行或阻止)。
如果在读取完所有的策略规则之后没有匹配项,就去执行默认的策略。
一般而言,防火墙策略规则的设置有两种:一种是“通”(即放行),一种是“堵”(即阻止)。
当防火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时(堵),就要设置允许规则(通),否则谁都进不来;
如果防火墙的默认策略为允许时,就要设置拒绝规则,否则谁都能进来,防火墙也就失去了防范的作用。
iptables服务把用于处理或过滤流量的策略条目称之为规则,多条规则可以组成一个规则链,而规则链则依据数据包处理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,具体如下:
在进行路由选择前处理数据包(
PREROUTING
);处理流入的数据包(
INPUT
);处理流出的数据包(
OUTPUT
);处理转发的数据包(
FORWARD
);在进行路由选择后处理数据包(
POSTROUTING
)。
一般来说,从内网向外网发送的流量一般都是可控且良性的,因此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INPUT规则链,该规则链可以增大黑客人员从外网入侵内网的难度。
iptables服务的术语中分别是:
ACCEPT
(允许流量通过)REJECT
(拒绝流量通过)LOG
(记录日志信息)DROP
(拒绝流量通过)
备注
就DROP来说,它是直接将流量丢弃而且不响应;
REJECT则会在拒绝流量后再回复一条“您的信息已经收到,但是被扔掉了”信息,从而让流量发送方清晰地看到数据被拒绝的响应信息
iptables命令
iptables命令可以根据流量的源地址、目的地址、传输协议、服务类型等信息进行匹配,一旦匹配成功,iptables就会根据策略规则所预设的动作来处理这些流量
iptables中常用的参数以及作用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-P |
设置默认策略 |
-F |
清空规则链 |
-L |
查看规则链 |
-A |
在规则链的末尾加入新规则 |
-I num |
在规则链的头部加入新规则 |
-D num |
删除某一条规则 |
-s |
匹配来源地址IP/MASK,加叹号“!”表示除这个IP外 |
-d |
匹配目标地址 |
-i 网卡名称 |
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入的数据 |
-o 网卡名称 |
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出的数据 |
-p |
匹配协议,如TCP、UDP、ICMP |
--dport num |
匹配目标端口号 |
--sport num |
匹配来源端口号 |
1.开放80,22,8080 端口
/sbin/iptables -I INPUT -p tcp --dport 80 -j ACCEPT
/sbin/iptables -I INPUT -p tcp --dport 22 -j ACCEPT
/sbin/iptables -I INPUT -p tcp --dport 8080 -j ACCEPT
2.保存
/etc/rc.d/init.d/iptables save
3.查看打开的端口
/etc/init.d/iptables status
4.关闭防火墙
1) 永久性生效,重启后不会复原
开启: chkconfig iptables on
关闭: chkconfig iptables off
2) 即时生效,重启后复原
开启: service iptables start
关闭: service iptables stop
作者:admin 创建时间:2022-12-22 16:26
最后编辑:admin 更新时间:2022-12-23 10:21
最后编辑:admin 更新时间:2022-12-23 10:21